网站首页 教学论文 教案中心 试题中心 课堂实录 人教说课 教学课件 课文原文 练习答案 写作范文 网站地图  
 
 
   
  您当前位置:人教小语资源网 >> 教案中心 >> 五年级 >> 浏览文章 
搜索:
《梅花魂》教后记

《梅花魂》教后记

作者:佚名 来源:不详 点击数: 添加日期:2009年02月13日  字体:

  

《梅花魂》教后记

       杭州新世纪外国语学校   茹从容

家乡,在游子的心里,永远是最温馨、最难以割舍、最令人梦绕魂牵的地方。第二单元选编的一首首诗词,一篇篇散文,可以说,都是游子们思乡怀乡的绝唱。《梅花魂》写了远在异国他乡的老人,把他的相思寄托在梅花身上,表达了对祖国、对家乡矢志不渝的眷恋。

 从前面三首古诗词的学习中,学生已经体会到游子远离故乡的浓浓的乡情,体会到借景抒情,叙事抒情的写法。在王安石的眼里乡愁是暖人的春风,在张籍的心中乡愁是一封封好又拆开的家信,在纳兰的脑海中故园是温馨的乐园。出示课题——《梅花魂》,猜想一下,思乡之情又会是什么。这样开篇,目的在于让学生把握单元主题,利用学法迁移来进行学习,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。同时也在课始打好了课堂学习的情感基调。继而带着问题认真倾听范读,了解老人的故事,初步感受一位漂泊海外多年的游子之心,感受故事所传递的爱国之情。同时也在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的朗读方面作了很好的示范。

 紧接着抓住课后问题让学生自读思考: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想一想课文通过哪几件事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之情。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自读,读准字音,读通课文。同时引导学生学会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来概括,先划出相关词语,再简要标注,并写上序号,学生顺利概括出了5件事。同时要求同桌之间互答第一题,并将此题补充在作业本中要求笔答,提醒注意答题的规范性。如,用总分句式,标点注意用冒号和分号等等。因为有充分的预设和指导,本题的回答正确率很高,语言简洁,表述规范。

 在第二课时中,抓住外祖父的“三哭”展开学习,体会他对祖国的眷念。重点学习第2自然段“一哭”,学习引用的诗句,引导学生体会外祖父对祖国文化的热爱,借诗表达离乡背井的愁绪。在此想象练笔:外祖父教我读诗,黯然神伤、潸然泪下时,他的脑海中浮现的是怎样的情景,他想到了哪些人、事、景?学生的思维也很活跃,他们写到了故乡的梅花,早已作古的父母,儿时的伙伴等,充分地诠释了思乡的愁绪。在学习“二哭”中,引导学生从“想不到外祖父竟像小孩子一样,呜呜呜地哭了”体会外祖父因自己年老体衰无法叶落归根的悲伤, “像小孩子一样”不仅表现了他难以抑制的伤心,也暗示着远离祖国的游子再也无法回到母亲怀抱的那种彻骨的悲痛。学习“三哭”,让学生从“想不到泪眼朦胧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,递给我一块手绢——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”这一举动中体会到这血色梅花正是老人眷念祖国的赤子之心啊。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外祖父的思念,学习本文首尾呼应,借物抒情,睹物咏怀的写法。

教学到此,学生对外祖父思念祖国的情感已有了充分的体会。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思考:可以将课题改为《游子心》吗?通过对第13自然段的学习研究,明确《梅花魂》作题更贴切。理由一:以梅花为主线贯穿全文;梅花代表着外祖父热爱祖国的心;外祖父虽然漂泊在外,却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民族精神;他将珍藏的梅花图送与我保存,正是希望我也要做一个有梅花精神的中国人。最后,让学生欣赏费翔演唱的《故乡的云》,在歌声中品味那份真挚的赤子心。这篇课文的教学始终将语言的学习和情感的渲染融合在一起,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
结合中秋节的来临,拓展学习表达思念之情的咏月诗,并介绍了季羡林的散文《月是故乡明》——作者远离家乡几十年,到过三十多个国家,看到过无数的月亮,可家乡水坑中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却最令他梦绕魂牵。从而让学生再一次感受到乡情是一份非常美好的情感,写作时可以通过熟悉的景、物、事来表达这种情感。

 

 


本页地址:http://linshi.123ttt.com/html/wunianji_490_21873.html

分享按钮

 

Copyright©2008PepXiaoYu.Cn人教小语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. 皖ICP备11015604号-4
皖公网安备 34162302001377号 人教小语资源网所有资源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,请联系管理员删除。
联系邮箱:pepxiaoyu@163.com